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有什么作用,怎么赔偿? |
分类:法规解读 时间:(2023-10-25 13:35) 点击:64 |
很多事故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医疗事故也不例外。既然已经对患者的人身造成了伤害,那么除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外,肯定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赔偿。那么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有什么作用,怎么赔偿? 网友咨询: 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有什么作用,怎么赔偿? 律师解答: 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的作用如下: 1、影响对患者的赔偿; 2、影响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和监督; 3、影响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有关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律师普法: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将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伤残等级为一至十级: (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 (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 (3)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 (4)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 (5)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 (6)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 (7)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七级伤残,赔偿指数40%; (8)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八级伤残,赔偿指数30%; (9)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0%; (10)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为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0%。 律师解析: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可以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可由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申请,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关于赔偿的数额和标准,旧办法仅有一条原则性的规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