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纠纷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吗? |
分类:法规解读 时间:(2023-10-25 13:21) 点击:52 |
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必须具备一个前置条件,即已构成医疗事故。如果自己权利被侵害,可以寻找司法救济,但是向人民法院起诉是有诉讼时效的,那么医疗事故纠纷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吗? 网友咨询: 医疗事故纠纷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吗? 律师解答: 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 根据《仲裁法》第24条规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律师解析: 合法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有: (1) 医患双方自行和解:医患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方案; (2) 人民调解:医患双方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协调下达成调解方案; (3) 行政调解:医患双方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达成调解方案; (4) 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方案或由法院依法判决。 医疗机构应设置处理医疗纠纷的专门场所,并有专(兼)职人员处理医疗纠纷。患方代表与医疗机构协商时应在医疗机构纠纷处理专门场所进行,并与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进行沟通,不能在医生办公室、医院大厅等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的地方进行。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该文章已同步到:
|